33,正好是一個對數。說來也巧,大約有半年的時間,看時間總是對數,16:16,19:19,諸如此類,是歡囍的數字。也許正是如此機緣,前不久答應老媽,今年結婚。
結果如何,拭目以待。
去年的19號,是在瀾滄江邊上過的,和3位川藏線上認識不過一日的朋友,在江邊的一家簡樸的小食店,點了四菜一湯。
感動的是,他們陪我一起素食。
又是一年,時間的流逝,在記憶中以加速度增快。日出日落得越來越快,而思念,又越來越遠,遠到我們以為忘卻,卻又在某個夢醒時分,潸然淚下。
記得今年是這樣開始的,一個陽光斑斕的下午,轟隆隆的火車上沒幾個乘客,都安靜地打盹兒,而我,脫了鞋在座位上靜坐安住。不知道過了許久,一位列車員喚了我,聊起來。他說他的一個好朋友學佛,也影響了他。
後來我就到站下車了,然後上班,下班;上班,再下班。因為在日報社做編輯工作,都是上夜班,下半夜才下班後回住處休息,白天醒來大多日上三竿,早餐後有時會去超市買食材,或者看書做功課,然後又該做午飯了。飯後休息半個鐘再睡午覺,三點前醒來,沖個涼,安住45分鐘,就到16點的上班時間。
就這樣,日復一日,可以預計每天做些什麽,又完全不記得每天做了些什麽。我所記得的,是每個禮拜日的下午,匆匆趕到火車站去另一個城市,如果乘客不多,就在座位上安住,如果乘客很多,就打開iPad放一部最新的影片,和他們圍著看……
曾經有一度,相當羨慕隱居山野的出世人,相比他們的悠然自得,都市裏漫無目的的忙碌顯得毫無誘惑。我想,既然不管如何追求,所有歸宿都將是一無所得,百年之後,不過一掬黃土,為何不能為自己好好地活?
其實時至今日,我依然向往那樣的叢林,或在某一時刻,擊瓦而悟。但也知道,於我而言那是多麽自私的念想。六祖說過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既然佛法在世間,所以不久之前,我做了一個決定,得創一番事業,讓家人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;如果再好一點,讓天下人也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。最重要的是,好好珍愛身邊之人,一同找回心中的安寧。
問題是,有人與我同路嗎?
]]>綠意城外清明節,
南山峯頭音塵絕。
音塵絕,
燈火樓月,
繁華不覺。
2013/03/31
]]>曲韻低沉中元霜
新淚潸然
心聲誰人曉
莫道此處孤芳
莫道此行去遠
贰:
落日西沈月半彎
星火相傳
餘暉暖人間
只說歸去故鄉
只說喜樂清閒
就這樣
在輪回的這個分段中
在此陌生小城陰暗的角落裡
我面對著墻抽噎
這段生命會在我的嗚咽中黯然失色,我這樣想
這個小城也好像在我的夢想中被辣辣地灼燒
這是個讓人窒息的念想:我…
要妳的愛
我面對墻念叨著
這個小城在我的念叨裏下沉,我這樣覺受
這顆心也好像在我的自語中冷落
這是個讓人窒息的思念:我…
要妳的愛
沒有妳
我只有苦苦地憶念
大悲世尊…
大悲世尊…
大悲世尊…